课程信息 | 步进教学 | 电子教案 | 视频点播 | 考试样卷 | 网上资源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恩吉尔 (1964) 提出悲哀过程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1. 冲击,怀疑 (shock and disbelief)
  2. 逐渐承认 (developing awareness)
  3. 恢复常态 (restitution)
  4. 克服失落感 (resolving the loss)
  5. 理想化 (idealization)
  6. 恢复(outcome)
   开始阶段个体对失落事件感到震惊,无法接受,认为“这不可能”,一定是弄错了,于是内心感到忐忑不安,并四处打听以求证。随后个体逐步恢复对失落事件的认知,开始接受失落的事实,但内心感到十分痛苦、悲哀、气愤,情绪不稳定,时而哭泣时而愤怒,责怪上天不公,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自责,尽管自己已尽力而为,无可厚非。有时,少数人还可能将这种怒气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到了恢复重建阶段,个体逐步以立志面对失落,开始以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悲哀和感受,内心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库勃乐 -罗斯 (1969) 认为悲哀分期为:
  1. 否认,自闭 (denial and isolation)
  2. 愤怒 (anger)
  3. 商讨 (bargaining)
  4. 抑郁 (depression)
  5. 接受 (acceptance)
   库勃乐 -罗斯博士是经过对400多位临终病人的观察及调查研究总结出的这五个分期,所以也把这五个分期当作是临终病人所经历的5个典型的心理过程。
   否认期病人一般可能拒绝接受自己将死的事实,坐卧不安,心神不定,企图逃离现实,否认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能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周,甚至更长;愤怒期病人往往表现为生气及愤怒,常会怨恨,“为什么是我”,且对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心怀妒嫉,挑剔,抱怨等;商讨期,病人的愤怒心理逐渐消失了,通常能接受客观现实,但是病人从心理上为了延长生命,从心理或意念上同命运讨价还价,积极的配合各种治疗与护理;在沮丧期,病人自知商讨无效,认识到自己将会永远失去所热爱的生活、家庭、工作、地位及宝贵的生命的时候,病人的气愤及暴怒会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所代替,表现为哭泣及哀伤,愿意自己独处或希望有一两位自己喜欢的人留在身边,病人表现为情绪极度消沉,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此期持续时间较长;接受期,接纳死亡的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一个人最后的生命过程中,此阶段,病人不会心灰意冷,更不会抱怨命运,但会向其他人表达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感受,如回忆许多失去的朋友及往事,病人一般表现得很平静,会同别人一起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工作,准备接受死亡,没有害怕忧虑及痛苦,情绪平和镇定,对自己未完成的事情进行交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阶段( 时期 )之间的界限不是非常明显的,它们彼此重叠;这些阶段( 时期 ) 也不是绝对地按上述顺序出现的,也就是说,具有个体差异性。
   失落和悲哀不能截然地分开, 失落常是悲哀的原因, 悲哀常是对失落的情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临终与死亡是失落的最主要的形式, 因此我们常常把临终、死亡、失落和悲哀作为一组相关概念来看待。
   作为护理人员,如何帮助病人对待失落,如何帮助病人安全渡过悲哀过程,成为护理这类病人的工作重点,不仅如此,这也是护理人员应该起到的作用。其护理原则如下:
  1. 明确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内心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当事人渲泄,鼓励他们花费一段时间寻找自己真实的感受,然后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 这有利于当事人痛苦体验的缓解。
  2. 估计需要。
  3. 向病人介绍真实情况和现行的治疗方案。
  4. 使用有效的交流技巧。
  5. 帮助病人树立自信心,培养病人的自控能力。
  6.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对病人的护理活动。
  7. 尽量满足病人及其家属的需要。
  到今天这一讲为止,第三章的全部内容已经都学习完了,护理专业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物体,具有生理、社会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护理需要,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及促进康复的护理目标,就必须应用护理理论来指导护理实践,护理理论为护理向科学化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希望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能给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上一页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