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 步进教学 | 考试样卷 | 电子教案 | 视频点播 | 网上资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预防医学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八节 农药     (1) (2) (3) (4) (5)
四、农药中毒的预防
    1.积极开发农药新品种,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取代对人畜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农药;
    2.改革生产工艺,加强和改进施药器具的检修方法;
    3.控制接触水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农药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尽量减少污染和缩短接触时间;加强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卫生监测和卫生监督;
    4.做好卫生宣传,加强农药管理条例等卫生法规和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和使用农药以及中毒预防、中毒后处理等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并注意预防生活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5.加强健康监护,对农药接触者应做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禁忌证。
五、有机磷农药
    1.理化特性
    有机磷杀虫剂多为油状液体,工业品呈黄色至棕色,具有类似大蒜的特殊臭味。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或动、植物油中。对光、热、氧均较稳定,遇碱则易分解破坏,但敌百虫例外。敌百虫为白色结晶,能溶于水,且遇碱可变成毒性较大的敌敌畏,故不能用碱液消毒。
    2.毒理
    有机磷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完整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经皮肤吸收是职业性中毒的主要途径。
    进入机体的有机磷农药可迅速分布全身,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肾、肺、脾次之。有机磷农药可通过血脑屏障,部分品种还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机体的有机磷农药一般都能迅速代谢转化,无明显物质蓄积。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