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各国按某些共同的习惯或某种协议,对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储备资产的供应等问题做出的安排。
依据汇率作为划分标准,国际货币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可调节钉住汇率制度、爬行钉住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依据国际储备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可以把国际货币制度分为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和信用本位制。
从时间先后看,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国际汇兑是指不直接运送现金,而利用支票、汇票、信函与电报等信用工具,以委托付款或转让债权的方式来结算国际之间债权和债务的手段或活动。国际汇兑是通过商业银行账户上的资金转移完成的,也使得本国货币可以兑换成外国货币。
从广义上讲,外汇是一国的国外资产,从严格意义上讲,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一种外币资产只有满足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可偿性才能成为外汇。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但更确切地说,汇率是通货的买卖价格。正是因为汇率是货币本身的价格,而不是普通商品的价格,所以汇率有两种标价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一定量本国货币表示其价格。间接标价法是以一个单位或100个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用一定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价格。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标价额增加说明,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外币标价额减少说明,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汇率的种类很多,依外汇管制程度不同划分为官定汇率、市场汇率;依汇率制度不同划分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出发,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汇率在经贸金融往来中的重要性划分为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