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概念

定性研究:又称质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

意义:通过揭示事物内涵认识事物。指导护理实践,构建护理知识、发展护理理论。

格式塔主义:认为理解一个过程的最佳途径是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

定性研究的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1. 任何现实都不是唯一的,每个人的现实观不同。
  2. 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3. 对事物的认识只有在特定的情形种才有意义,定性研究的推理方法是将片断整合,以整体观分析事物。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重视所研究事物所处的情景的意义,因为情景的意义影响人的反应行为。

定性研究法的框架:用参与性去观察了解一种文化,观察人员深入到所观察的现象中去,而且和被观察者发生相互作用,然后通过反思、分类、推理去理解这种文化。

定性研究所形成的概念或所产生的理论不是从别的专业借来加以修饰形成的,而是深入事物和现象中得出的理论,属于窄域理论。

定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有助于护理人员探讨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运用护理理论观察护理现象。

护士与病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定性的方式了解病人的一些主观体验,保持资料的真实性、深入性和维持其人性化。

定性研究法的特征

定性研究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可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随时调整。

定性研究一般综合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

定性研究具有整体性,深入探索事物的内涵和实质。

定性研究为非干预性研究,定性研究关注特定的现象和社会情景,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真实状况,但不对此做预测和改变。

定性研究要求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情景,并在此情景中生活较长时间。

定性研究往往采用立意取样或理论取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即研究者根据对研究对象的特征的判断和相关理论的应用有目的的选取研究对象。

定性研究无特定的资料收集工具,不设计资料收集格式。

定性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步进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定性研究最终所形成的是适合于所研究现象和情景的模式或理论。

研究者往往以主观的态度描述研究的过程、自己的角色及可能的偏差。

提高定性研究结果可信程度的办法

  • 检查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减少霍桑效应
  • 研究过程中采用和众法
  • 将整理后的资料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对资料的真实性
  • 通过研究人员之间的讨乱检查资料的可信度
  • 清晰、明确的报告研究过程

定性研究的资料收集过程

  • 研究者深入现场,采用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观察、访谈、录像、记录等方法。
  • 研究人员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所研究的活动中。
  • 资料的收集包含现场笔记、录音、现场备忘录、某种感受。

收集过程中影响资料质量的因素:

  1. 研究人员的个性
  2. 研究人员融入研究对象的经历及进入现场的深度
  3. 研究人员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4. 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程度
  5. 护士角色与研究者角色的关系

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是一个分类、推理、解释的过程,在分析中推理过程始终指导资料的缩减、分类、理解和诠释。该过程包括:

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做法类似于报纸上记录的访谈节目)力求真实。

资料的整理:对文字资料的反复阅读、回忆观察情形、反复听取录音、反复观察录像直至深入资料

设计分类纲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索引。

编码:编码是分类的手段,可用词语或句子代表编码。可进行编码的事物包括①反复出现的事物②现象或事物的形式③事物或现象的变异性

提炼主题:随着分析的深入,各类别、研究现象、行为、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出现,于是可提炼主题或命题。 待续

定性研究的总结

定性研究的分析建立在对资料细致审慎的阅读和思考上。

Morse&Field将定性资料的分析活动概括为:

  1. 理解:指理解资料的涵义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描述。
  2. 综合:对资料进行排序、重组、分类,通过综合以现象抓本质、范畴及变异性。
  3. 理论化:对现象做出可能的解释通过概念化对资料的提炼上升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