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一、贸易账户余额TB
  贸易账户余额是指包括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其在传统上经常作为整个国际收支的代表,这是因为对一些国家来说,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到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同时贸易收支的数字尤其是商品易收支的数字易于通过海关的途径及时收集,能够比较快地反映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贸易账户余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还在于,它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二、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除包括贸易账户外.还包括收入账户和经常转移账户。暂时不考虑经常转移问题时,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的差别就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大小上。由于收入账户主要反映的是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取得的收入,因此收入账户与一国的净外国资产或债务密切相关。为达到一定的经常账户余额(假定这一余额为零),净国外资产数额越大,从外国得到收入越多,贸易账户就可以相应出现更多的赤字。相反,净外国负债越大,向国外付出的收入也就越多,贸易账户就必须实现更多的盈余才能维持经常账户平衡。可参见下图(图中的经常账户余额为顺差)。


净外国负债                净外国资产

图、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经常账户在宏观经济中的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现代被视为衡量国际收支的最好的指标之一。
3.资本与金融账户
  一笔贸易流量对应着一笔金融流量,经常账户中实际资源的流动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G-W)由于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存在的这一关系可用下式表示:CA+KA=0。重点研究经常账户为赤字时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赤字进行融资的机制。当经常账户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影响金资产流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是影响国内和国外各种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与风险的各种因素,例如利率、各种其他投资的利润率、预期的汇率走势和税收方面的考虑,以及政治风险等因素。我们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可以在各国间自流动,利率水平是影响资本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假定分析对象是一小国,它无法影响世界市场利率水平,那么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赤字进行融资的机制一般如下述分析。
  假如甲国在期初经常账户差额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均为零,由上节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意味着国内储蓄(So)等于国内投资(Io),本国市场利率水平(i)与世界利率水平(i*)相等。此时,当该国出现自发性国内投资需求的增长(表现为任一利率水平上的投资需求数量都增加了,即下图中I曲右移至I'曲线),如果国内储蓄不能有相应的增长,只要利率不是由当局所固定的话,利率将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如果该国是封闭经济,则本国利率水平将上升至使本国的储蓄投资重新相等,此时本国投资水平(I1)高于原有平衡水平(I0),但低于原有利率水平上长后的投资需求(I2)。如果该国是开放经济,则本国利率微小的、不引人注意的上升就会吸引国外资本流入(因为照前文假定,本国利率上升而高于世界利率平会带来资本大量流入,直到本国利率水平重新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满足这一利率水平上的投资需求,其结果是本国利率水平不变,国内投资(I2)超过国内储蓄(S。)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数量可用IoI2表示),这一赤字在资本流入中得到融资。

(a) 封闭条件下的小国自发性投资上升

(b)开放条件下的小国自发融资
图、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意图
对于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存在的这种融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户提供融资不是没有制约。如果一国很难吸引国外资本流人,那么势必主要通过本国政府持有的金融资产(这记录在资本与金账户中的官方储备中)进行融资。对于一国来说,它的储备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这一融资不是无限的。如果提供融资的主是国外资本(这记录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中),那么这一融资方式的限制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流入的资本本身并非是稳定的。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变动、乃至于突发事件等等都可能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撤出。同时,这些资本中相当部分都是以短期投机为目的,一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主要依靠这类资本融资,是很难长期维持下去。一般来说,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项目中记录的资本流动比较稳定,而证券投资等项目中记录的资本流动更易于变动。其次,用外国资本进行融资必然面临着偿还问题。如果因各种因素导致对借人的资金使用不当,这一偿还就会发生困难,特别是吸引资流入的较高利率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存在人为扭曲因素时,更容易产生偿还困难。资本流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这意味着资本的所有与使用分离,从而蕴含了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可见在经济处于开放状态时,这一开放性在使经济可以获得更多有利条件的同时其自身的稳定
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冲击。
第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所决定而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这一账户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独立的运动规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动曾经在长期内依附于贸易活动,本身的流量有限,对各国的经济的影响并不突出。在进入本世纪后尤其是近20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其流量远远超过国际贸易流量,从根本上摆脱了与贸易的依附关系,从而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对一国乃至于世界经济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将在本书二、四章中专门分析这一问题。第三,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存在的融资关系中,债务收入因素对经常账户也会产生影响。我们在分析贸易账户余额与经常账户余额关系时已指出收入账户是影响经常账户状况的重要因素。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后,这一资本流动造成国际投资头寸的相应变动,这又会通过债务支出进而影响到经常账户。尤其是当一国经常账户赤字数额长期很高时,由此导致的债务积累会使得利息支出越来越大,这又加剧了经常账户状况的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不同项目为经常账户提供的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这些不同的项目与经常账户一起构的成的局部余额有必要分别分析。这些局部余额中,现在运用得最多的是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over all balance)。综合账户余额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综合账户的意义在于可以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成的压力,因为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相反方向变动。国际收支中各种行为带来了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动,因此当这一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是货币间的比价一一汇率)不能变动时,政府必须利用官方储备介入市场以实现供求平衡。所以,综合差额在政府有义务维护固定汇率制度时,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原则上可以不动用储备而听任汇率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或者为外汇市场干预等原因变动这一储备,因此这一差额在现代的分析意义有所弱化。
  以前在使用《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时,基本账户余额(basic balance)也是很重要的分析工具。基本账户余额是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这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账户中相应金融资产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部分)所形成的余额。一般认为,长期资本相对于短期资本来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资本流动,它本身不是投机性的,而是以市场、利润为目的,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的地位和实力。因此,基本账户余额便成为许多国、尤其是那些长期资本进出规模较大的国家观察和判断其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一差额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长期资本流动是根据金融资产发行时偿还期限来确定的,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被列为长期资本流动的部分交易也具有短期性质。
4.错误与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错误遗漏一般是由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它的数额过大会影响到国际收支分析的准确性。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与遗漏时,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对错误与遗漏账户本身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往往可以发现阶段实际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出口进行退税是国家鼓励出口的一种财政措施,如果企业为骗取退税收入而虚报出口,就会成出口数额过高而资本流人数额过低,由些造成国际收支借方余额小于贷方余额,从而相应形成错误与遗漏账户的借方余额。再如,一国实行资本管制时,为躲避管制而形成的资本外逃也会假借各种合法交易名义流出国外,这会最终反映在错误与遗漏账户中。因此衡量资本外逃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资本净流出额加上错误与遗漏账户中的数额。可见,错误与遗漏账户也是很具分析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