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主 讲 人 : 刘 一 兵
● 发热 疼痛 水肿
● 呼吸困难 咳嗽与咳痰 咯血
● 发绀 心悸 恶心与呕吐
● 呕血与黑便 便血 腹泻
● 便秘 黄疸
● 惊厥 意识障碍
图一  图二  图三
  一、惊厥
  ●病因与发生机制
  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病因与发生机制
  1、脑部疾病

  (1)颅内感染 (2)脑外伤 (3)脑肿瘤 (4)脑血管病 (5)寄生虫病
  2、全身性疾病
  (1)感染        (2)心血管疾病      (3)中毒
  (4)代谢障碍      (5)风湿性疾病      (6)其他
  3、神经官能症 如癔症性惊厥
   ●临床表现
  惊厥发作的典型表现为病人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或四肢阵挛性抽搐,呼吸不规则,可出现排便、排尿失禁、发绀。
  (1)惊厥发作可致跌伤、舌咬伤   (2)短期频繁发作可致高热
  (3)堵塞呼吸道可引起窒息
   ●护理评估要点
  1、发作严重程度 发作频率、持续和间隔的时间,体温、脉搏、呼吸。
  2、诱因、发作先兆 询问发作是否与高热、缺氧、过劳、情绪波动或强光、噪声外界刺激有关。
  3、伴随症状。   4、发作意外。   5、惊厥发作的心理反应。
   ●相关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2、有外伤的危险     3、完全性尿失禁
  4、排便失禁       5、体温过高       6、个人/家庭应对无效
  二、意识障碍  
  ●病因与发生机制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多由大脑及脑干损伤所致,重者表现为昏迷。
  病因
  1、感染性因素
  (1)颅内感染         (2)全身严重感染
  2、非感染性因素
  (1)颅脑疾病     (2)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3)心血管疾病
  (4)中毒       (5)物理损伤
  发生机制
  意识是人体对自身或外界环境进行认识及作出适宜反应的基础。意识状态的正常有赖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的正常功能,任何原因导致大脑皮质弥漫性损害或网状结构上行系统被阻断,均可产生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因和病理生理基础不同而轻、重不等,并随疾病的的演变而变化。
  1、嗜睡   2、意识模糊   3、昏睡   4、昏迷
  (1)浅昏迷(2)中度昏迷(3)深昏迷
  意识障碍者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均发生改变,尤其是昏迷者,可伴有营养不良、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口腔炎、结膜炎、压疮、肢体挛缩畸形等。
  ●护理评估要点(重点掌握)
  1、意识障碍程度 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等,必要时做痛觉试验、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等,判断意识障碍程度。也可按Glasgow昏迷评分表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观察与测定。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者为浅昏迷,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动态的GCS评分和记录可显示意识障碍演变的连续性。
  2、意识障碍的身体反应 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营养状态,有无压疮形成,肢体畸形。
  ●相关护理诊断(重点掌握)
  1、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障碍有关
  3、有误吸的危险            4、有外伤的危险
  5、营养失调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有感染的危险            8、躯体移动障碍
  9、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0、口腔粘膜改变
  11、完全性尿失禁            12、排便失禁
当前页码为第 7 页
3-1.1  3-1.2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