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
主 讲 教 师 : 王 育 珊
  二、尿常规检验
  主要包括尿液的性状,包括尿量、外观、气味、比重及酸碱度等,大多通过肉眼及显微镜检验可获得结果。
(一)一般性状检验
  1.尿量
  (1)正常尿量:成人尿量为一昼夜1000-2000ml,尿量的多少与当日饮水量及其他途径排出的体液量有关。
  (2)尿量异常:
  1)多尿:每昼夜尿量>2500ml为多尿。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咖啡因类药物作用、应用利尿剂、输液过多等。病理性多尿见于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后期、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2)少尿:每昼夜尿量<400ml为少尿,<100ml为无尿。少尿或无尿依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肾前性:如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严重脱水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等。肾后性:如各种原因所致尿路梗阻。

  2.外观
  (1)正常尿液外观:为淡黄色或枯黄色透明液体,深浅与某些食物、药物的摄入和尿量多少有关。
  (2)异常尿液外观:
  1)无色:见于尿崩症、糖尿病,也可见饮水或输液量过多。
  2)淡红色或红色:为肉眼血尿。尿中含血量超过每升1ml,即可显现为肉眼血尿。由于尿含血量不同呈淡红色、红色、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结核、肾或泌尿道结石、肾肿瘤、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3)浓茶色或酱油色:为血红蛋白尿。见于G-6PD酶缺乏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或进食卟啉类食物色素等。
  4)云雾状混浊:为菌尿或脓尿。前者尿液静置后不下沉;后者因含有较多白细胞及炎性渗出物,静置后可下沉,形成白色支絮状沉淀。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深黄色:多与肝胆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振荡后泡沫呈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者为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尿液浓缩、服用痢特灵、核黄素等药物后颜色也可呈深黄色,但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
  6)乳白色混浊:为乳糜尿,主要见于丝虫病。
  3.气味
  (1)正常气味:因尿内含有挥发酸而呈特殊芳香气味,久置后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
  (2)异常气味:糖尿病因尿中含水量有大量酮体可有烂苹果味;进食葱、蒜等含有特殊气味的食品时,也可出现相应的气味。
  4.酸碱反应
  [测定方法] 普通膳食下,取新鲜晨尿100ml盛于容器中送检。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参考值] 一般为弱酸性,pH 6.5 左右,有时可呈中性或弱酸性。
  [临床意义] 其结果受饮食影响很大,如进食蛋白质过多时,尿pH降低;进食蔬菜过多时,尿pH可升高。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尿pH可呈一过性升高;夜间入睡后随呼吸减慢,尿pH较白天降低。
  (1)酸度增高:见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痛风或服氯化铵等药物。
  (2)尿碱度增高:见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及服用碱性药物后。
  5.比重
  [测定方法] 检验标本的留取同酸碱反应的标本。
  [参考值] 在1.015-1.025之间。
  [临床意义] 尿比重受尿液中水分、所含盐类及无机物等成分的多少而略有不同。病理情况下还受尿液中所含蛋白质、糖、细胞等成分多少的影响。通常没有水代谢紊乱的情况下,尿比重的高低可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1)尿比重增高:见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脱水、高热等,尿量少而比重高;糖尿病者尿量多而比重高。
  (2)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等。肾实质损伤,浓缩稀释功能破坏时,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0.003。
  (二)化学检验
  1、尿蛋白质定性检验(重点掌握)
  尿蛋白定性结果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因炎症、免疫等因素使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孔径变大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所致,尿中的蛋白以大分子清蛋白为主。
  1)生理性:蛋白定性< (+),定量<0.5g/24h,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张,无泌尿系器质性病变。
  2)病理性:见于器质性病变,蛋白量的多少不能反映病变的程度和预后。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定性呈(+)--(++),定量<3g/24h;隐慝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定性呈(±)--(+),定量<0.2g/24h;肾病综合征蛋白定性呈(+++)--(++++),定量3.5-10g/24h,最高达20g/24h。
  3)继发性蛋白尿:继发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毒物损害、心功能不全的肾损伤,蛋白定性呈(++)--(+++)。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因炎症或中毒损害,不能重吸收滤过的小分子蛋白质所致。
  1)肾小管病变:常见于肾盂肾炎,蛋白定性呈(+)--(++),伴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多。
  2)肾间质损害:见于汞、镉等金属中毒或使用磺胺、庆大霉类等抗生素,蛋白定性呈(+)--(++),定量1.5g/24h,伴有明显管型尿。
  (3)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具有前述两种蛋白尿的特点。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后期、肾脏炎症、中毒引起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的肾损害。蛋白定性呈(+)--(+++),定量<3.5g/24h左右。

当前页码为第 4 页

9-1.1  9-1.2  9-2.1  9-2.2  9-2.3  9-3  9-4  9-5  

9-6.1  9-6.2  9-7.1  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