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信息 | 步进教学|电子教案 | 视频点播| 考试样卷| 网络资源

 

第十一章 内部控制 第 1 2 3

第一节 控制的模式
组织目标不仅决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而且进一步决定了组织计划,但是,每一个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和既定的计划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组织行为可能会偏离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此时就需要并使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控制(CONTROL)。
1、 控制的定义与原则: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①反映计划的原则。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控制的任务是保证计划能够如预期得那样执行,所以一个控制系统不能在无计划的情况下去设计。
②面向未来的原则。控制应该像计划一样,在观念上应该向前看。
③控制权责匹配的原则。权力应该与责任相匹配。实行控制的首要责任,应该让与计划执行有关的管理者来承担。
④行动的原则。控制只有在对已发生的偏差采取措施,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事和领导措施加以纠正的情况下,才能证明它是正确的。
⑤例外原则。管理者应当只关心一些主要偏差(即那些最好的或是最糟的),这个原则常与控制关键点原则相混淆。后者主要是与识别、观察的点有关,而从逻辑上讲,例外情况的原则是观察这些点的偏差的大小。
⑥控制关键点原则。控制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了全局。

2、 控制的类型:这里控制类型是按控制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来划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如图:

前馈控制主要是控制原因的控制;同期控制是控制过程的控制;反馈控制是控制结果的控制。
3、 对控制者的控制—组织控制系统的重要构件一个组织成熟完善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是否建立了对控制者的控制机制。对控制者的控制机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具体包括: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使经理人与组织目标激励相一致的制度安排等。外部控制机制:具体包括:政府相关法律的威慑与调节作用,产品、资本以及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机制等。事实上,对控制者的控制不是单靠一两项措施就能解决的,而要靠建立健全的组织内、外部系统,运用多种方式的综合作用来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