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信息 | 步进教学|电子教案 | 视频点播| 考试样卷| 网络资源

 

第一章 管理的本质 第 1 2 3 4
三、社会人: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纠正了企业家们对员工“不过是一个经济动物”的偏见,证实了工资、作业条件、生产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认为企业员工不单纯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并由此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社会人的管理方式、方法,引发了对人的管理的革命。按照社会人的假设,在社会上活动的职工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作为某一集团或组织一员的社会人,是社会的存在。社会人不仅要求在社会上寻求较好的收入以便改善经济条件、谋求较好的生活水准,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以及受尊重。这种社会人,是作为集团或组织的一员而行动的,他的行动以社会需要为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实际上 就是在社会人的假设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人是社会人,有社会需求,因此,如果组织能够满足员工的这种需求,使他们获得在组织工作方面的最大满足感,那么他们的情绪就会高涨,情绪越高积极性也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根据这一思路,社会人假设提出了新的对人的管理方案:
第一,管理人员要有人际关系处理技能。
第二,让职工参与决策。
第三,上下沟通。
第四,提案制度。
第五,面谈制度
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方案的提出是管理理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评估,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对人的看法更接近人的本来面目。与此相应的管理方案已不再把人单纯地看作一个被动的接受管理者、一个经济动物,而是从人的社会需要的各方面出发对人的行为加以引导更多地以协作作为目的,这比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进了一大步。然而,这种假设的目标功利性依然很强,其出发点依然是管理主体的企业家或管理者,换句话说假设本身只是为企业主、管理者们设计的,被管理者的角色依然是既定的。
四、管理人:即使是企业中的一个操作工,在管理过程中他也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接受来自各方的指令、监督与控制,保持其行为与其他方面的一致性,是一个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在面对自己的工作领域,在操作机器和工具进行生产或服务时是一个主动的实施者或处理者,因而也是一个狭义的管理者。那么,是否可以把企业的所有员工都看作“管理人”呢?
管理人假设的提出及派生的饿管理思路、理论和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是对人的管理、人的价值的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首先,它确认了企业员工都是决策者这一不同凡响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成功有赖于全体员工一致的决策和一致的努力,企业员工都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工作的不同只是决策分工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适当分权让每个人都有自主开
展工作的天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潜能,而这将更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和;第三,人的成就感是人自我发展的动力,企业不应该仅仅是使用人的场所,还应该是发展、培养和造就人的学校。